胸前纵隔肿瘤恶性什么症状图片-广州复大医疗有限公司复大肿瘤医院
Website Home
原发性纵隔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20%。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纵隔淋巴结肿大是常见的首发症状,发生率>50%。与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的是纵隔肿块巨大浸润性生长,生长速度快,常伴有胸腔积液和气道阻塞。上腔静脉梗阻较常见于纵隔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他局部表现同纵隔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纵隔非霍奇金淋巴瘤全身症状少,无特异性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起病较急,平均出现症状时间为1~3个月,就诊时往往已有结外转移表现为该部位相应的症状。1.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这类淋巴瘤是由中心滤泡细胞、T淋巴母细胞B淋巴母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好发于35岁以下的年轻人,女性较男性多2倍。75%以上的病人有症状,并且症状严重,包括气短、胸痛咳嗽、疲劳不适、体重下降或上腔静脉综合征。2.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这类淋巴瘤来源于胸腺细胞,早期可有骨髓损害,常发展为白血病。见于33%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儿童及5%的成人。发病高峰在10~30岁,男孩患病是女孩的2倍,症状严重有的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发病时91%的病人为Ⅲ期或Ⅳ期的晚期病。看肿块形态,边界,包膜,血流,恶性形态不规则,无包膜,边界不清,血流丰富。当然最终确诊还得靠病理。穿刺很多医院都可以做,但是病理科通过穿刺的结果可能很难报出结果来,因为纵隔病变通过细胞学(穿刺只能是细胞学诊断而不能是组织学诊断)诊断可能不准确,或者可能也不能明确诊断。从所描述的胸部CT情况看,当地医生建议放疗是有道理的。同样从胸部CT描述,手术可能不太合适。原发性纵隔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50%。与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的是纵隔肿块巨大浸润性生长,生长速度快,常伴有胸腔积液和气道阻塞。上腔静脉梗阻较常见于纵隔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他局部表现同纵隔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纵隔非霍奇金淋巴瘤全身症状少,无特异性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起病较急,平均出现症状时间为1~3个月,就诊时往往已有结外转移表现为该部位相应的症状。1.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这类淋巴瘤是由中心滤泡细胞、T淋巴母细胞B淋巴母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好发于35岁以下的年轻人,女性较男性多2倍。75%以上的病人有症状,并且症状严重,包括气短、胸痛咳嗽、疲劳不适、体重下降或上腔静脉综合征。2.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这类淋巴瘤来源于胸腺细胞,早期可有骨髓损害,常发展为白血病。见于33%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儿童及5%的成人。发病高峰在10~30岁,男孩患病是女孩的2倍症状严重有的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发病时91%的病人为Ⅲ期或Ⅳ期的晚期病。对于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来说控制症状就意味着生存,那些病情控制不佳者预后很差,中期生存只有几个月因此使病情完全缓解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第一次化疗失败的病人要改变治疗方案,有的甚至可采用大剂量化疗并行骨髓移植。但从目前文献报道来看,原发性纵隔淋巴瘤的预后相差较大,估计可能是由于初诊时诊断不明临床分期不准确及采取的治疗方案不同所致目前采用强化治疗、综合治疗使淋巴瘤的治愈率达50%以上。其中以霍奇金淋巴瘤的愈后较佳,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就诊时已属于临床分期较晚的阶段预后不良。您好;建议化疗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纵隔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恶性淋巴瘤除霍奇金淋巴瘤外都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不是单纯的一个疾病整体,从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来看,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单克隆扩展的结果其组成上的优势恶性细胞可来源于淋巴细胞整个分化进展的不同阶段保持有与其分化位点相应的正常细胞极其相似的形态、功能特征和迁移形式这就决定了不同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所表现在生物学、组织学、免疫学及临床表现和自然转归方面广泛的差异性。纵隔肿瘤良性的较多,有症状的不超过1/3。最多的是癌压迫气管和支气管引起的呼吸困难,其他还有胸痛和心悸,颜面浮肿等。胸腺瘤等特殊的肿瘤可表现出手脚肌无力和贫血等特有的症状。(1)呼吸道症状: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侧胸部。大多数恶性肿瘤侵入骨骼或神经时,则疼痛剧烈。咳嗽常为气管或肺组织受压所致,咯血较少见。